鄉村振興之路:如何結合電商助力農產品上行
發布時間:2021-03-01來源:一縣一店 農產品上行 自建電商平臺
三全集團董事長曾說過: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之路。目前我國農業信息化還處于人才缺乏、體系不健全的狀況,而電商行業在近些年突飛猛進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農村電商時代的發展。因此,只有大力發展農村農業,助力農產品上行,才能推動農村產業的振興。
目前,縣域農特產商家面對的主要困境包括:推廣投入與留客率不成正比導致營銷成本變高;農特產的銷售中間商較多而使商家獲取的利潤不高;縣域特產沒有外銷渠道,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迫在眉睫。因此,縣域應當盡快根據自身基礎條件,規劃發展特色支柱產業,借助新媒體形式,構建數字鄉村,推動農產品上行,從而提高縣域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農特產上行關鍵在于如何把農產的發展與電商平臺完美結合來推動鄉村發展。如今“互聯網+”是產品銷售的主流形式,很多農商戶也開始運用互聯網的手段來銷售農產品,比如通過資訊百科、圖文海報、社群傳播、短視頻等數字化手段來推廣,有效提升轉化率。農產品上行須立足于區域產業特色,打造優質的農產品供應鏈,通過網絡銷售服務體系來拓寬縣域商家的銷售渠道。
為助力農特產出村進城,又一城通過分享全新的商業模式,提供技術系統,運營方法,共享資源,依托于鄉村特色產業的優勢,構建農文旅產業聯盟社群平臺,協助農商戶通過網絡銷售服務體系營銷農產品,實現農文旅與電商的結合,以此推動鄉村產業的發展。
構建社交電商,聯盟營銷
又一城認為,立足本地優勢集合優質農文旅商家,從而構建社交電商社群,再結合文旅文創,以創客、會員、導購等不同角色通過不同營銷方式輸出農特產,吸引游客促進消費。
在構建私域流量的基礎上,聯盟本地文旅商家,進行渠道、會員、產品資源交換,能更有效地營銷農特產。通過資源共享模式,商家不再是單打獨斗,而且有效協助商家節省營銷成本,也有利于推廣品牌知名度。
塑造品牌IP,賦予鄉村價值
在黨中央、國務院發布的《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文件中,強調要“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重申了中國農業走品牌化道路的決心??梢?,農產品品牌化是鄉村振興的必經之路。
面對鄉村農產品同質化現象,又一城提出從農文旅角度出發,圍繞特色旅游、農特產、文化等,輸出專業的農文旅資訊與旅游指南,打造旅行寶典,塑造農文旅地方IP,以此打造和推廣不同縣域品牌IP,升華農產品價值。
構建鄉村產業鏈,輸出區域特產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依托鄉村特色優勢資源,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城”。意見還提出:“要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基于縣域不同特色產業,集合異業商家聯盟,形成供應鏈資源,在線上可通過電商平臺、直播平臺、小程序商城、APP商城等不同渠道銷售產品,線下借助門店、展會、實體店等助力縣域農產品出村進城。此外,又一城自有云橋供應鏈體系,可對接“港粵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全球蛙等渠道,進一步加快農產品外銷,從而推進縣域農文旅發展,帶動城鄉融合發展。
廈門又一城立足于區域特色產業,構建區域農文旅產業聯盟社群平臺,以農業帶動產業走出地方,以文化引領區域構建品牌IP,助力本地商家利用區域優勢拓寬農產品營銷渠道,做到將本地產品賣外地,實現農產品上行。
特色小鎮成為新熱點 農文旅融合發展2021.03.24
以農文旅融合的形式發展農文旅“特色小鎮”,依托地域特征鮮明、特色產品和特色文化等......
農文旅融合帶動商業產業發展 共同推進鄉村振興2021.03.18
農文旅融合發展不僅能將更多的外地人帶到本地消費,將本地消費留本地,還可以將本地產......